韓愈《唐正議大夫尚書左丞孔公墓志銘》原文及翻譯
文章分類:文言文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韓愈《唐正議大夫尚書左丞孔公墓志銘》原文及翻譯
原文:
孔子之後三十八世,有孫曰戣,字君嚴,事唐為尚書左丞。年七十三,三上書去官。天子以為禮部尚書,祿之終身,而不敢煩以政。吏部侍郎韓愈常賢其能,謂曰:“公尚壯,上三留,奚去之果?”曰:“吾敢要君?吾年至,一宜去;吾為左丞,不能進退郎官,唯相之為,二宜去。”愈又曰:“古之老於鄉者,將自佚,非自苦。閭井田宅具在,親戚之不仕與倦而歸者,不在東阡在北陌,可杖屨來往也。今異於是,公誰與居?且公雖貴而無留資,何恃而歸?”曰:“吾負二宜去,尚奚顧子言?”愈嘆曰:“公於是乎賢遠於人!”明日,奏疏曰:“臣與孔戣同在南省,數與相見。戣為人守節清苦,論議正平。年七十,筋力耳目,未覺衰老,憂國忘傢,用意至到。如戣輩在朝不過三數人,陛下不宜茍順其求,不留自助也。”不報。明年,長慶四年正己未,公年七十四,告薨於傢,贈兵部尚書。
公始以進士,佐三府官,至殿中侍禦史,遷江州刺史、諫議大夫。事有害於正者,無所不言。加皇太子侍讀,改給事中,言京兆尹阿縱罪人,詔奪京兆尹三月之俸。明年,拜右丞,改華州刺史。明州歲貢海蟲、淡菜、蛤蚶可食之屬,自海抵京師,道路水陸,遞夫積功,歲為四十三萬六千人。奏疏罷之。
原文:
孔子之後三十八世,有孫曰戣,字君嚴,事唐為尚書左丞。年七十三,三上書去官。天子以為禮部尚書,祿之終身,而不敢煩以政。吏部侍郎韓愈常賢其能,謂曰:“公尚壯,上三留,奚去之果?”曰:“吾敢要君?吾年至,一宜去;吾為左丞,不能進退郎官,唯相之為,二宜去。”愈又曰:“古之老於鄉者,將自佚,非自苦。閭井田宅具在,親戚之不仕與倦而歸者,不在東阡在北陌,可杖屨來往也。今異於是,公誰與居?且公雖貴而無留資,何恃而歸?”曰:“吾負二宜去,尚奚顧子言?”愈嘆曰:“公於是乎賢遠於人!”明日,奏疏曰:“臣與孔戣同在南省,數與相見。戣為人守節清苦,論議正平。年七十,筋力耳目,未覺衰老,憂國忘傢,用意至到。如戣輩在朝不過三數人,陛下不宜茍順其求,不留自助也。”不報。明年,長慶四年正己未,公年七十四,告薨於傢,贈兵部尚書。
公始以進士,佐三府官,至殿中侍禦史,遷江州刺史、諫議大夫。事有害於正者,無所不言。加皇太子侍讀,改給事中,言京兆尹阿縱罪人,詔奪京兆尹三月之俸。明年,拜右丞,改華州刺史。明州歲貢海蟲、淡菜、蛤蚶可食之屬,自海抵京師,道路水陸,遞夫積功,歲為四十三萬六千人。奏疏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