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誡外甥書》原文翻譯註釋出處及寫作背景中心思想
文章分類:文言文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誡外甥書》
諸葛亮
【原文 】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志不強毅,意氣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不庸,不免於下流。 見『太平禦覽』卷四五九)
【譯文】
一個人應當有高尚遠大的志向,仰慕先賢,戒絕情欲,拋棄阻礙前進的因素,使先賢的志向,在自己身上顯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內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丟棄瑣碎,廣泛地向人請教咨詢,去除猜疑和吝嗇,這樣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滯留,也不會損傷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擔心達不到目的。倘若志向不剛強堅毅,意氣不慷慨激昂,那就會碌碌無為地沉湎於流俗,默默無聞地被情欲束縛,勢必永於淪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瞭成為庸俗的下流之輩。
【賞析】
諸葛亮是國人心目中的智者,《三國演義》是小說,對他的描寫是拔高來寫的,近乎神仙一流的人物。所以魯迅讀後有“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評價。根據正史中的記載,他的死敵司馬懿視察瞭他撤退後的營寨後,情不自禁發出瞭“天下奇才”的感嘆。這可就不是小說傢言瞭。現在的人以為死人無法辨誣,喜歡作翻案文章,諸葛亮也是常被言語攻擊的對象,但在我看來,這些攻擊絲毫沒有影響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因為在多年以前就讀過他的一篇短文《誡外甥書》,對他的言論佩服得五體投地,並且一直是努力當作自己的人生指導方針的,雖然很多地方沒能做得到,但總算是得益非淺。過瞭多年,無意中再次看到這篇文章,還是覺得特別親切。覺得這就象一個慈祥的長輩在對自己耳提面命,敦敦教導。
諸葛亮
【原文 】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志不強毅,意氣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不庸,不免於下流。 見『太平禦覽』卷四五九)
【譯文】
一個人應當有高尚遠大的志向,仰慕先賢,戒絕情欲,拋棄阻礙前進的因素,使先賢的志向,在自己身上顯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內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丟棄瑣碎,廣泛地向人請教咨詢,去除猜疑和吝嗇,這樣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滯留,也不會損傷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擔心達不到目的。倘若志向不剛強堅毅,意氣不慷慨激昂,那就會碌碌無為地沉湎於流俗,默默無聞地被情欲束縛,勢必永於淪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瞭成為庸俗的下流之輩。
【賞析】
諸葛亮是國人心目中的智者,《三國演義》是小說,對他的描寫是拔高來寫的,近乎神仙一流的人物。所以魯迅讀後有“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評價。根據正史中的記載,他的死敵司馬懿視察瞭他撤退後的營寨後,情不自禁發出瞭“天下奇才”的感嘆。這可就不是小說傢言瞭。現在的人以為死人無法辨誣,喜歡作翻案文章,諸葛亮也是常被言語攻擊的對象,但在我看來,這些攻擊絲毫沒有影響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因為在多年以前就讀過他的一篇短文《誡外甥書》,對他的言論佩服得五體投地,並且一直是努力當作自己的人生指導方針的,雖然很多地方沒能做得到,但總算是得益非淺。過瞭多年,無意中再次看到這篇文章,還是覺得特別親切。覺得這就象一個慈祥的長輩在對自己耳提面命,敦敦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