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星衍《朱先生筠行狀》原文及翻譯
文章分類:文言文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孫星衍《朱先生筠行狀》原文及翻譯
原文:
先生姓朱,諱筠,字竹君,順天大興人。九歲入都,十三歲通《五經》,有文名。先生少英異,至性過人,與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為鉅公契賞。及丁父憂,服闕,不肯出仕,欲為名山大川之遊。會文正公入覲,上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謂弟曰:"汝敗我雅興矣。"
先生以為經學本於文字訓詁,刊佈許氏《說文》於安徽以教士。復奏請采錄《永樂大典》逸書,上覽奏,異之,乃命開四庫全書館,禦制詩以紀其事。又以《十三經》文字傳寫訛舛。奏請仿漢熙平、唐開成故事,擇儒臣校正,立石太學,奉諭緩辦,因著《十三經文字同異》若幹卷藏於傢。於是皖、閩之士聞緒言餘論,始知講求根柢之學,四海好學能文者,俱慕從先生遊。而戴征君震、王觀察念孫諸人,深於經術訓詁之學,未遇時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於時,蓋自先生發之。
先生剛腸疾惡。俗流不敢至其門,寒酸有一善,譽之如不容口。其在都。載酒問字者,車轍斷衢路;所至之處,從遊百數十人。既資深望重,則大言翰林以讀書立品為職,不能趨謁勢要。其督學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紱等,祠其主於鄉賢,以助樸學之士。在福建,與弟珪相代,一時傳為盛事,而閩士攀轅走送者,數百裡不絕。其後文正主持文教,海內名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賞契者,故世稱據經好古之士為"朱派"雲。
原文:
先生姓朱,諱筠,字竹君,順天大興人。九歲入都,十三歲通《五經》,有文名。先生少英異,至性過人,與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為鉅公契賞。及丁父憂,服闕,不肯出仕,欲為名山大川之遊。會文正公入覲,上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謂弟曰:"汝敗我雅興矣。"
先生以為經學本於文字訓詁,刊佈許氏《說文》於安徽以教士。復奏請采錄《永樂大典》逸書,上覽奏,異之,乃命開四庫全書館,禦制詩以紀其事。又以《十三經》文字傳寫訛舛。奏請仿漢熙平、唐開成故事,擇儒臣校正,立石太學,奉諭緩辦,因著《十三經文字同異》若幹卷藏於傢。於是皖、閩之士聞緒言餘論,始知講求根柢之學,四海好學能文者,俱慕從先生遊。而戴征君震、王觀察念孫諸人,深於經術訓詁之學,未遇時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於時,蓋自先生發之。
先生剛腸疾惡。俗流不敢至其門,寒酸有一善,譽之如不容口。其在都。載酒問字者,車轍斷衢路;所至之處,從遊百數十人。既資深望重,則大言翰林以讀書立品為職,不能趨謁勢要。其督學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紱等,祠其主於鄉賢,以助樸學之士。在福建,與弟珪相代,一時傳為盛事,而閩士攀轅走送者,數百裡不絕。其後文正主持文教,海內名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賞契者,故世稱據經好古之士為"朱派"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