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兒爺”的前世今生
文章分類:百科知識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最早聽說“兔兒爺”,是看電視劇《四世同堂》,劇中祁老爺子從小攤兒上買瞭一個“兔兒爺”哄孩子。可能因為“兔兒爺”是老北京獨有的風物,鏡頭給出它不少特寫,看上去模樣怪怪的,至於為何呼“兔”為“爺”卻並不得而知。於是,後來讀小說時,便對有關“兔兒爺”的描寫格外經心。老舍先生說那“兔兒爺”——“臉蛋上沒有胭脂,而隻在小三瓣嘴上畫瞭一條細線,紅的,上瞭油;兩個細 長白耳朵上淡淡地描著點淺紅;這樣,小兔的臉上就帶出一種英俊的樣子,倒好像是兔兒中的黃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著朱紅的袍,從腰以下是翠綠的葉與粉紅的花,每一個葉折與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鮮明而勻調的彩色,使綠葉紅花都閃閃欲動。”《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戰亂時期在重慶創作完成的,這些津津樂道故土風物的精致文字,包含著多麼濃鬱的鄉愁啊。
舊時過中秋,祭月是主要的活動。到瞭八月十五傍晚,傢傢戶戶的庭院裡,都要面向東南方擺設一張八仙桌,供以瓜果、月餅、毛豆枝、雞冠花、藕、西瓜等。桌前鋪有一塊紅氈供人們祭拜之用,佈置停當後,隻見月亮漸漸由東南升起,傢中的女子京城習俗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一說)依長幼順序,一一叩拜月亮。供畢,全傢團坐,飲酒賞月,分享瓜果、月餅等祭品。故民間又稱中秋節為“團圓節”。桌上的毛豆枝,是專門為“兔兒爺”準備的。
舊時過中秋,祭月是主要的活動。到瞭八月十五傍晚,傢傢戶戶的庭院裡,都要面向東南方擺設一張八仙桌,供以瓜果、月餅、毛豆枝、雞冠花、藕、西瓜等。桌前鋪有一塊紅氈供人們祭拜之用,佈置停當後,隻見月亮漸漸由東南升起,傢中的女子京城習俗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一說)依長幼順序,一一叩拜月亮。供畢,全傢團坐,飲酒賞月,分享瓜果、月餅等祭品。故民間又稱中秋節為“團圓節”。桌上的毛豆枝,是專門為“兔兒爺”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