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朝的中秋習俗
文章分類:百科知識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農歷八月十五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中秋”一詞,始見於《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此節,在兩漢時即已初具雛形,其時在立秋節。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已出現登臺觀月、泛舟賞月、飲酒詠月等俗。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國人對中秋節的重視,不亞於春節。沒有人逢中秋還不思親的,中秋在中國人的概念裡,不僅僅是吃兩個月餅那麼簡單,中秋節在中國有著很悠久的歷史,早在《周禮》一書中,便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到魏晉時,有“論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成為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另外,“中秋”又稱“八月節”、“八月半”、“月節”、“月夕”、“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國人對中秋節的重視,不亞於春節。沒有人逢中秋還不思親的,中秋在中國人的概念裡,不僅僅是吃兩個月餅那麼簡單,中秋節在中國有著很悠久的歷史,早在《周禮》一書中,便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到魏晉時,有“論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成為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另外,“中秋”又稱“八月節”、“八月半”、“月節”、“月夕”、“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