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不可能回到“獨尊”時代
文章分類:國學經典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全國多地大興讀經之風,甚至倡導穿漢服、行古禮。筆者認為,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傳統的復興是種必然現象,也是正常現象。然而,現在漸漸興起瞭一種帶有“復古主義”色彩的思潮。最典型的,就是一部分人認為,中國發展的根本之“道”,隻能在儒傢,甚至認為“舍此道之外,別無他路”,有的則主張應該接續中國歷史上的“道統”。
如果說“傳統”的復興是個必然與客觀現象,那麼,筆者認為,這樣的理念顯然是“矯枉過正”瞭。它有悖於真正的現代化的精神,正如孔子自己說的:“過猶不及。”
中國近代發生的巨變,儒學作為傳統的官方“意識形態”而告失敗,固然有歷史的特殊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現代化”使得儒學不得不走下瞭“獨尊”的神壇。——當然,將儒傢趕下神壇的節奏與手段,充滿瞭過激,也是欠妥的,它導致瞭我們長期以來對傳統的過分反對。
如果說“傳統”的復興是個必然與客觀現象,那麼,筆者認為,這樣的理念顯然是“矯枉過正”瞭。它有悖於真正的現代化的精神,正如孔子自己說的:“過猶不及。”
中國近代發生的巨變,儒學作為傳統的官方“意識形態”而告失敗,固然有歷史的特殊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現代化”使得儒學不得不走下瞭“獨尊”的神壇。——當然,將儒傢趕下神壇的節奏與手段,充滿瞭過激,也是欠妥的,它導致瞭我們長期以來對傳統的過分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