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國志·陳壽傳》原文及翻譯
文章分類:文言文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原文:
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少受學於散騎常侍譙周,治《尚書》《三傳》,銳精史、漢,聰警博識,屬文富艷。初應州命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散騎黃門侍郎。大同後察孝廉,為本郡中正。
益部自建武後,蜀郡鄭伯邑、太尉趙彥信及漢中陳申伯、祝元靈、廣漢王文表皆以博學洽聞,作《巴蜀耆舊傳》。壽以為不足經遠,乃並巴、漢撰為《益部耆舊傳》十篇。散騎常侍文立表呈其傳,武帝善之,再為著作郎。
吳平後,壽乃鳩合三國史,著《魏》《吳》《蜀》三書六十五篇,號《三國志》,又著《古國志》五十篇,品藻典雅,中書監荀勖、令張華深愛之,以班固、史遷不足方也。出為平陽侯相。華又表令次定《諸葛亮故事集》為二十四篇,時壽良亦集,故頗不同。復入為著作郎。鎮南將軍杜預表為散騎侍郎,詔曰:“昨適用蜀人壽良具員,且可以為侍禦史。”上《官司論》七篇,依據典故,議所因革。又上《釋諱》《廣國論》。華表令兼中書郎,而壽《魏志》有失勖意,勖不欲其處內,表為長廣太守。母遺言令葬洛陽,壽遵其志。又坐不以母歸葬見譏。數歲,除太子中庶子。太子轉徙後,再兼散騎常侍。
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少受學於散騎常侍譙周,治《尚書》《三傳》,銳精史、漢,聰警博識,屬文富艷。初應州命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散騎黃門侍郎。大同後察孝廉,為本郡中正。
益部自建武後,蜀郡鄭伯邑、太尉趙彥信及漢中陳申伯、祝元靈、廣漢王文表皆以博學洽聞,作《巴蜀耆舊傳》。壽以為不足經遠,乃並巴、漢撰為《益部耆舊傳》十篇。散騎常侍文立表呈其傳,武帝善之,再為著作郎。
吳平後,壽乃鳩合三國史,著《魏》《吳》《蜀》三書六十五篇,號《三國志》,又著《古國志》五十篇,品藻典雅,中書監荀勖、令張華深愛之,以班固、史遷不足方也。出為平陽侯相。華又表令次定《諸葛亮故事集》為二十四篇,時壽良亦集,故頗不同。復入為著作郎。鎮南將軍杜預表為散騎侍郎,詔曰:“昨適用蜀人壽良具員,且可以為侍禦史。”上《官司論》七篇,依據典故,議所因革。又上《釋諱》《廣國論》。華表令兼中書郎,而壽《魏志》有失勖意,勖不欲其處內,表為長廣太守。母遺言令葬洛陽,壽遵其志。又坐不以母歸葬見譏。數歲,除太子中庶子。太子轉徙後,再兼散騎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