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的經世實學思想芻議
文章分類:國學經典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宋明學術空疏,清人崇尚實學。一般以為,顧炎武首開清代實學之端,他振臂一呼,“凡文之不關於六經之旨、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亭林文集·與人書三》),對後來學人影響甚大。阮元則以為毛奇齡“首出於東林、蕺山空文講學之餘,以經學自任,大聲疾呼,而一時之實學頓起”《揅經室集·毛西河檢討全集後序》),因而推毛奇齡為清代實學的開山。
實際上,阮元的實學思想,當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質實、實事之學即“學”的層面),一是實踐、實行之學即“行”的層面)。當然,這兩方面表面相對獨立,實則相互聯系,相輔而行。而阮元所稱毛奇齡的“實學”,不是指的“經世之學”“行”的層面),而是指相對於宋明學術空疏的質實、實事之學“學”的層面),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阮元“實學”含義的第一個層面。乾嘉諸儒得此一端,推於極致,遂衍為清代樸學或考據學)大盛之局面。
實際上,阮元的實學思想,當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質實、實事之學即“學”的層面),一是實踐、實行之學即“行”的層面)。當然,這兩方面表面相對獨立,實則相互聯系,相輔而行。而阮元所稱毛奇齡的“實學”,不是指的“經世之學”“行”的層面),而是指相對於宋明學術空疏的質實、實事之學“學”的層面),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阮元“實學”含義的第一個層面。乾嘉諸儒得此一端,推於極致,遂衍為清代樸學或考據學)大盛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