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遊記小品文的價值取向:才情抒寫與學理探求
文章分類:國學經典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文征明的名畫《東園圖》表現瞭明代士人宴遊的場景
晚明是個天崩地裂的時期,這個時期的文人無法在政治上實現經世濟民的抱負,日漸衰敗的政治使得他們無心於政事,為瞭彌補在官場失意的痛苦,部分士人開始傾向徜徉於山水的旅遊生活。於是,另尋安置其心力的領域,如山水、文學、繪畫、宗教、遊樂、美食等。與此同時,晚明遊記小品文發展到一個成熟的階段,其所標榜的一種新生活形態為時人所追求。晚明文人好遊,遊必有言,遊必有記。個人獨特行旅體驗的遊記書寫呈現小品化傾向,它不同於唐代的“詩人遊記”,也與宋代“哲理遊記”不同,晚明文人的遊記小品文表現出兩種價值取向:才情抒寫與學理探求。
才情抒寫
才情抒寫是晚明文人遊記小品文的主流價值取向。晚明文人的旅遊活動主要是宦遊和冶遊。宦遊實際上是一種政治與旅遊的結合體,為官文人在政事之暇,流連忘返於山水之間,瞭解當地的民情、風俗,使個人生活更加風流蘊藉。冶遊是晚明文人旅遊生活的主要形式,瀏覽巖壑,寄情山水,尋師訪友,寄跡曲中,這是冶遊生活的基本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