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正解“南浦”看古代文學詞語意義的“集體認同”
文章分類:國學經典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中國古代文學是一個語言寶藏,既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語言表達方式,又有大量精美獨到的語詞運用現象。
唐朝著名詩人王勃 《滕王閣》詩有這樣的描寫:“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對其中“南浦”一詞,有不少註解都說是:“洪州的地名,在今江西南昌西南。”筆者相信這個註解,但認為此註解並不利於理解和感受作品的詩情畫意。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南浦”一詞經常被使用,與同樣常見的“極浦”類似,但並不對應某個具體的地理空間,而是泛指遠野水涘之地。“南浦”一詞最早出現在屈原 《九歌·河伯》中:“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朱熹《楚辭集註》對此“南浦”並沒有加註。這或是由於該詞在現存屈原詩歌中隻出現一次,沒有具體實在的地理空間相對應;或是由於朱熹也覺得沒有必要對其加以註釋,這類似於他未註釋屈原詩歌中多次出現的“北渚”。在王勃之前使用“南浦”一詞的,除瞭屈原,還有南朝詩人江淹。他在《別賦》中寫道:“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蕭統《文選》對其中的“南浦”一詞,隻指出其詩意遠襲屈原,具體亦未加註。由此可見,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南浦”一詞在古人心目中似乎並不需要,也不應註釋。再看王勃《滕王閣》詩“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中的“西山”一詞,一般都未具體註解,很可能並非因為找不到能夠對號入座的地名。其實,這不加具體註解的效果反而更好,就像“無言獨上西樓”、“西樓望月幾回圓”中的“西樓”不需要具體地點的註解反而更好一樣。
唐朝著名詩人王勃 《滕王閣》詩有這樣的描寫:“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對其中“南浦”一詞,有不少註解都說是:“洪州的地名,在今江西南昌西南。”筆者相信這個註解,但認為此註解並不利於理解和感受作品的詩情畫意。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南浦”一詞經常被使用,與同樣常見的“極浦”類似,但並不對應某個具體的地理空間,而是泛指遠野水涘之地。“南浦”一詞最早出現在屈原 《九歌·河伯》中:“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朱熹《楚辭集註》對此“南浦”並沒有加註。這或是由於該詞在現存屈原詩歌中隻出現一次,沒有具體實在的地理空間相對應;或是由於朱熹也覺得沒有必要對其加以註釋,這類似於他未註釋屈原詩歌中多次出現的“北渚”。在王勃之前使用“南浦”一詞的,除瞭屈原,還有南朝詩人江淹。他在《別賦》中寫道:“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蕭統《文選》對其中的“南浦”一詞,隻指出其詩意遠襲屈原,具體亦未加註。由此可見,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南浦”一詞在古人心目中似乎並不需要,也不應註釋。再看王勃《滕王閣》詩“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中的“西山”一詞,一般都未具體註解,很可能並非因為找不到能夠對號入座的地名。其實,這不加具體註解的效果反而更好,就像“無言獨上西樓”、“西樓望月幾回圓”中的“西樓”不需要具體地點的註解反而更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