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_第四十六章-譯文、註釋、評析
文章分類:古代典籍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原文]
天下有道,卻①走馬以糞②,天下無道,戎馬③生於郊④。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⑤。
[譯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戰馬退還到田間給農夫用來耕種。治理天下不合乎“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送上戰場,在戰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麼地步就該滿足瞭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註釋]
1、卻:屏去,退回。
2、走馬以糞:糞,耕種,播種。此句意為用戰馬耕種田地。
3、戎馬:戰馬。
4、生於效:指牝馬生駒於戰地的郊外。
5、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道滿足的這種滿足,是永遠滿足的。
[引語]
這一章主要反映瞭老子的反戰思想。在春秋時代,諸侯爭霸,兼並和掠奪戰爭連年不斷,給社會生產和人民群眾的生活造成瞭沉重災難。對此,老子明確表示瞭自己的主張,他分析瞭戰爭的起因,認為是統治者貪欲太強。那麼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要求統治者知足
天下有道,卻①走馬以糞②,天下無道,戎馬③生於郊④。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⑤。
[譯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戰馬退還到田間給農夫用來耕種。治理天下不合乎“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送上戰場,在戰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麼地步就該滿足瞭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註釋]
1、卻:屏去,退回。
2、走馬以糞:糞,耕種,播種。此句意為用戰馬耕種田地。
3、戎馬:戰馬。
4、生於效:指牝馬生駒於戰地的郊外。
5、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道滿足的這種滿足,是永遠滿足的。
[引語]
這一章主要反映瞭老子的反戰思想。在春秋時代,諸侯爭霸,兼並和掠奪戰爭連年不斷,給社會生產和人民群眾的生活造成瞭沉重災難。對此,老子明確表示瞭自己的主張,他分析瞭戰爭的起因,認為是統治者貪欲太強。那麼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要求統治者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