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運生談藝錄(3)
文章分類:讀者投稿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彭運生談藝錄3)
1、文學傑作的永恒價值
“我覺秋興逸,誰雲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這是李白“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禦”的前四句詩。如果說李白此四句詩有永恒的藝術價值,那隻是因為它能夠滿足讀者“駁倒他人”這一天然傾向人性)。換言之,如果沒有“駁倒他人”這一原始渴望,就沒有人能從李白此四句詩得到巨大的快樂。實際上,如果沒有這一原始渴望,就別說是李白,任何人都不能寫出這樣的詩句。當然,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隻要是一個人,誰的心裡能永遠沒有“駁倒他人”這一原始沖動?
這四句詩暗示瞭“駁倒他人”的來之不易:想要駁倒認為“秋興悲”的人,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感“覺”而對“秋”有切身體會;其次,想要駁倒他人,我們必須有充足的根據——“山將落日去”和“水與晴空宜”都是根據,單獨一條根據是力量不夠的。
1、文學傑作的永恒價值
“我覺秋興逸,誰雲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這是李白“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禦”的前四句詩。如果說李白此四句詩有永恒的藝術價值,那隻是因為它能夠滿足讀者“駁倒他人”這一天然傾向人性)。換言之,如果沒有“駁倒他人”這一原始渴望,就沒有人能從李白此四句詩得到巨大的快樂。實際上,如果沒有這一原始渴望,就別說是李白,任何人都不能寫出這樣的詩句。當然,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隻要是一個人,誰的心裡能永遠沒有“駁倒他人”這一原始沖動?
這四句詩暗示瞭“駁倒他人”的來之不易:想要駁倒認為“秋興悲”的人,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感“覺”而對“秋”有切身體會;其次,想要駁倒他人,我們必須有充足的根據——“山將落日去”和“水與晴空宜”都是根據,單獨一條根據是力量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