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朝士兵:武裝到牙齒
文章分類:歷史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唐朝初年實行府兵制,士兵出征的很多裝備得自己掏錢購置。人均一張弓,三十支箭及一種叫胡祿的箭囊;橫刀一把。還得有後勤裝備,即磨刀石、氈帽、氈裝、行李箱各一件。人均攜麥飯九鬥、米二鬥。唐朝的大部分士兵穿明光鎧,騎兵還要在身上、腿上和手膀上配置鐵甲,背上有長槍。
唐朝是中國古代軍事上一個值得驕傲的時代,其優秀的軍事將領層出不窮,早期的李靖、李積、秦叔寶、尉遲恭,稍晚的薛仁貴、蘇定方、劉仁軌,盛唐後的郭子儀、李光弼、仆固懷恩,乃至後期的李晟、李塑父子,個個都有拿得出手的戰績。
然而,軍事是個科學活、技術活,不僅要看將軍打得多威風,還得看單兵的裝備、兵團的配合及戰術的運用,這些枯燥的東西,往往能反映出戰爭的真實面目。
本期國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唐朝士兵的裝備和組織情況。
唐史料對裝備的記載
具體到每支部隊有幾匹馬、幾口鍋
關於軍隊的裝備,一些演義裡的描述是極其粗線條的,或者說是不靠譜的。例如《三國演義》,隻有大將們叱吒風雲、橫掃戰場的大場面描寫,至於士兵穿什麼、吃什麼、帶多少裝備,那都是未知數。
唐朝是中國古代軍事上一個值得驕傲的時代,其優秀的軍事將領層出不窮,早期的李靖、李積、秦叔寶、尉遲恭,稍晚的薛仁貴、蘇定方、劉仁軌,盛唐後的郭子儀、李光弼、仆固懷恩,乃至後期的李晟、李塑父子,個個都有拿得出手的戰績。
然而,軍事是個科學活、技術活,不僅要看將軍打得多威風,還得看單兵的裝備、兵團的配合及戰術的運用,這些枯燥的東西,往往能反映出戰爭的真實面目。
本期國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唐朝士兵的裝備和組織情況。
唐史料對裝備的記載
具體到每支部隊有幾匹馬、幾口鍋
關於軍隊的裝備,一些演義裡的描述是極其粗線條的,或者說是不靠譜的。例如《三國演義》,隻有大將們叱吒風雲、橫掃戰場的大場面描寫,至於士兵穿什麼、吃什麼、帶多少裝備,那都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