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春:李白是被誤解最多的詩人
文章分類:國學經典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人物簡介]
張大春,臺灣知名作傢,1957年生,祖籍山東濟南。工古典詩詞,作品以小說為主。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用新的敘事寫法,不斷自我突破,被譽為當代臺灣甚至華語世界最優秀的小說傢之一。著有《雞翎圖》、《四喜憂國》、《張大春的文學意見》、《沒人寫信給上校》、《小說稗類》、《城邦暴力團》、《認得幾個字》等。
初冬,臺灣知名作傢張大春現身成都。逛書店,參觀文殊院,到方所書店開瞭個“李白與文創”的演講,又悄然離開。沒有時間去李白故鄉――江油青蓮看看的他,在成都留下一句話:“李白出生在哪裡不重要,他歸屬哪個地域根本不需要爭論,重要的是他留下的詩詞與文化創新精神。”
張大春撰寫的《大唐李白》計劃共4部,約百萬字。“少年遊”是第一部,去年初甫一出版,暢銷一時。2014年12月13日,記者在成都采訪瞭張大春,試圖瞭解這位被莫言認為是“臺灣最有天分,好玩得不得瞭的作傢”。
寫李白――
張大春,臺灣知名作傢,1957年生,祖籍山東濟南。工古典詩詞,作品以小說為主。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用新的敘事寫法,不斷自我突破,被譽為當代臺灣甚至華語世界最優秀的小說傢之一。著有《雞翎圖》、《四喜憂國》、《張大春的文學意見》、《沒人寫信給上校》、《小說稗類》、《城邦暴力團》、《認得幾個字》等。
初冬,臺灣知名作傢張大春現身成都。逛書店,參觀文殊院,到方所書店開瞭個“李白與文創”的演講,又悄然離開。沒有時間去李白故鄉――江油青蓮看看的他,在成都留下一句話:“李白出生在哪裡不重要,他歸屬哪個地域根本不需要爭論,重要的是他留下的詩詞與文化創新精神。”
張大春撰寫的《大唐李白》計劃共4部,約百萬字。“少年遊”是第一部,去年初甫一出版,暢銷一時。2014年12月13日,記者在成都采訪瞭張大春,試圖瞭解這位被莫言認為是“臺灣最有天分,好玩得不得瞭的作傢”。
寫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