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歌傳統意象巡禮 一個古老民族的私語
文章分類:國學經典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臺灣詩人餘光中有著深深的中國的情結,他的《等你,在雨中》這樣寫到“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蟬聲沉落,蛙聲升起∕一池的紅蓮如火焰,在雨中∕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每朵蓮都像你∕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中國是泱泱詩國,“黃昏、細雨、蛙鳴、蟬聲、紅蓮”這些帶著濃重古典風味的意象是餘光中對中國文化的記憶,是他苦苦守候的詩魂,是他對大陸母親永世的鄉愁,古典詩歌意象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私語,秘語,心語。
今天,我們試圖對古典詩歌裡常出現的黃昏、月亮、紅蓮、柳、落花、雨、梧桐、玉、芭蕉、梅、杜鵑等意象作深情的闡釋,讓冷清空曠的古典殿堂,回響著追溯人類古老的記憶和情感的悲風,讓我們暢遊民族精神的悠悠天地,接近心靈和智慧,讓夜雪山深明燭秋音,黃昏細雨娓娓道出強烈的美感與悲愴,讓我們用中國人的心靈,中國人的耳朵去感悟傾聽從河洲水湄就唱響的心音。
一、 中國古典詩歌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那是我們的先民的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歷經500年歲月的淘洗,洗盡瞭鉛華,洗盡瞭歲月的風沙,它擁有詩的清雅,有經的深邃,它也許是前世的前世,我們心底曾經響起的聲音,我們在一起曾經唱出的歌。《詩經》開辟莊嚴的現實主義一脈,“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歷代文人沒有不被其照耀,濡染的。
今天,我們試圖對古典詩歌裡常出現的黃昏、月亮、紅蓮、柳、落花、雨、梧桐、玉、芭蕉、梅、杜鵑等意象作深情的闡釋,讓冷清空曠的古典殿堂,回響著追溯人類古老的記憶和情感的悲風,讓我們暢遊民族精神的悠悠天地,接近心靈和智慧,讓夜雪山深明燭秋音,黃昏細雨娓娓道出強烈的美感與悲愴,讓我們用中國人的心靈,中國人的耳朵去感悟傾聽從河洲水湄就唱響的心音。
一、 中國古典詩歌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那是我們的先民的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歷經500年歲月的淘洗,洗盡瞭鉛華,洗盡瞭歲月的風沙,它擁有詩的清雅,有經的深邃,它也許是前世的前世,我們心底曾經響起的聲音,我們在一起曾經唱出的歌。《詩經》開辟莊嚴的現實主義一脈,“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歷代文人沒有不被其照耀,濡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