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參:被孔子譽為四德之人 儒學傳承中承上啟下的人物
文章分類:國學經典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孔子說:"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參也中夫四德者矣哉!"
被孔子譽為"四德"之人的曾參,如今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心中的聖人。
被後世尊稱為中國歷史上五大聖人的"至聖孔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都誕生在齊魯大地上,他們共同開創瞭影響中國和人類文化歷史進程的儒傢思想。在嘉祥縣曾子廟前門坊上,至今保留著兩塊匾額——"一貫心傳"、"三省自治",記載著曾子這位孔子學說的主要傳播者的貢獻。唐韓愈在《送王塤序》中說:"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門弟子不能遍觀而盡識也,故學焉皆得其性所近。其後離散分處諸侯之國,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遠而末益分。惟孟軻師子思,而子思之學蓋出曾子。"在"孔子、曾子、子思、孟子"這個儒學傳承脈絡中,曾子是承上啟下的人物。
少年勤學師從孔子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嘉祥縣)人。生於公元前505年,死於公元前435年。他出身沒落貴族傢庭,少年就參加農業勞動。曾子的父親曾皙,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曾子十七歲那年,曾皙認為曾子需要進一步深造,便決定帶兒子求師孔子。於是,曾子從魯國南武城出發,經陳國到楚國追上孔子,成為孔子的學生。孔子對曾子的第一印象是"參也魯",也就是說曾子比較質樸、憨厚。
被孔子譽為"四德"之人的曾參,如今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心中的聖人。
被後世尊稱為中國歷史上五大聖人的"至聖孔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都誕生在齊魯大地上,他們共同開創瞭影響中國和人類文化歷史進程的儒傢思想。在嘉祥縣曾子廟前門坊上,至今保留著兩塊匾額——"一貫心傳"、"三省自治",記載著曾子這位孔子學說的主要傳播者的貢獻。唐韓愈在《送王塤序》中說:"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門弟子不能遍觀而盡識也,故學焉皆得其性所近。其後離散分處諸侯之國,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遠而末益分。惟孟軻師子思,而子思之學蓋出曾子。"在"孔子、曾子、子思、孟子"這個儒學傳承脈絡中,曾子是承上啟下的人物。
少年勤學師從孔子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嘉祥縣)人。生於公元前505年,死於公元前435年。他出身沒落貴族傢庭,少年就參加農業勞動。曾子的父親曾皙,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曾子十七歲那年,曾皙認為曾子需要進一步深造,便決定帶兒子求師孔子。於是,曾子從魯國南武城出發,經陳國到楚國追上孔子,成為孔子的學生。孔子對曾子的第一印象是"參也魯",也就是說曾子比較質樸、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