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杜甫宴遊與濟南歷下亭興衰
文章分類:國學經典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一朝宴遊天下知
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夏,34歲的杜甫來到濟南,在歷下亭參加瞭一個由官員和名流組織的宴會。宴會上最尊貴的客人是文章、書法譽滿天下的北海郡太守李邕。名士雅集,宴會遊賞,杜甫當即賦詩《陪李北海宴歷下亭》:"東藩駐皂蓋,北渚凌青荷。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湧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正像泰山因杜甫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而昂首獨尊那樣,毫無疑問,濟南歷下亭名播四方也主要擅美於杜甫的詩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經專傢考證,杜甫當年在山東的遊歷情況已經大致梳理清晰:杜甫的父親杜閑曾任兗州司馬,弟弟杜穎曾任齊州即濟南)臨邑的主簿,省親與漫遊相結合,杜甫青壯年時期曾兩次遊歷山東,並在現今的泰安、濟寧、濟南三處留下瞭十篇詩作。其中在濟南作詩三首,巧合的是,這三首詩都是登亭寫景抒懷之作,題目都有"亭"字。杜甫筆下的濟南"三亭"分別是歷下亭、員外新亭、鵲山湖亭,後兩亭今已不存,歷下亭卻歷千年風雨而獨存。"亭中坐懷古,橋畔靜觀棋",如今的歷下亭是泉城濟南的一個獨特標志。
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夏,34歲的杜甫來到濟南,在歷下亭參加瞭一個由官員和名流組織的宴會。宴會上最尊貴的客人是文章、書法譽滿天下的北海郡太守李邕。名士雅集,宴會遊賞,杜甫當即賦詩《陪李北海宴歷下亭》:"東藩駐皂蓋,北渚凌青荷。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湧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正像泰山因杜甫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而昂首獨尊那樣,毫無疑問,濟南歷下亭名播四方也主要擅美於杜甫的詩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經專傢考證,杜甫當年在山東的遊歷情況已經大致梳理清晰:杜甫的父親杜閑曾任兗州司馬,弟弟杜穎曾任齊州即濟南)臨邑的主簿,省親與漫遊相結合,杜甫青壯年時期曾兩次遊歷山東,並在現今的泰安、濟寧、濟南三處留下瞭十篇詩作。其中在濟南作詩三首,巧合的是,這三首詩都是登亭寫景抒懷之作,題目都有"亭"字。杜甫筆下的濟南"三亭"分別是歷下亭、員外新亭、鵲山湖亭,後兩亭今已不存,歷下亭卻歷千年風雨而獨存。"亭中坐懷古,橋畔靜觀棋",如今的歷下亭是泉城濟南的一個獨特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