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 東漢世傢第十
文章分類:古代典籍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劉旻,漢高祖母弟也。初名崇,為人美須髯,目重瞳子。少無賴,嗜酒好博,嘗黥為卒。高祖事晉為河東節度使,以旻為都指揮使。高祖即帝位,以為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隱帝時,累加中書令。
隱帝少,政在大臣,周太祖為樞密使,新討三叛,立大功,而與旻素有隙,旻頗不自安,謂判官鄭珙曰:“主上幼弱,政在權臣,而吾與郭公不葉,時事如何?”珙曰:“漢政將亂矣!晉陽兵雄天下,而地形險固,十州征賦足以自給。公為宗室,不以此時為計,後必為人所制。”旻曰:“子言,乃吾意也。”乃罷上供征賦,收豪傑,籍丁民以益兵。三年,周太祖起魏,隱帝遇弒,旻乃謀舉兵。
周太祖之自魏入也,反狀已白,而漢大臣不即推尊之,故未敢即立,乃白漢太後,立旻子贇為漢嗣,遣宰相馮道迎贇於徐州。當是時,人皆知太祖之非實意也,旻獨喜曰:“吾兒為帝矣,何患!”乃罷兵,遣人至京師。周太祖少賤,黥其頸上為飛雀,世謂之郭雀兒。太祖見旻使者,具道所以立贇之意,因自指其頸以示使者曰:“自古豈有雕青天子?幸公無以我為疑。”旻喜,益信以為然。太原少尹李驤曰:“郭公舉兵犯 順,其勢不能為漢臣,必不為劉氏立後。”因勸旻以兵下
隱帝少,政在大臣,周太祖為樞密使,新討三叛,立大功,而與旻素有隙,旻頗不自安,謂判官鄭珙曰:“主上幼弱,政在權臣,而吾與郭公不葉,時事如何?”珙曰:“漢政將亂矣!晉陽兵雄天下,而地形險固,十州征賦足以自給。公為宗室,不以此時為計,後必為人所制。”旻曰:“子言,乃吾意也。”乃罷上供征賦,收豪傑,籍丁民以益兵。三年,周太祖起魏,隱帝遇弒,旻乃謀舉兵。
周太祖之自魏入也,反狀已白,而漢大臣不即推尊之,故未敢即立,乃白漢太後,立旻子贇為漢嗣,遣宰相馮道迎贇於徐州。當是時,人皆知太祖之非實意也,旻獨喜曰:“吾兒為帝矣,何患!”乃罷兵,遣人至京師。周太祖少賤,黥其頸上為飛雀,世謂之郭雀兒。太祖見旻使者,具道所以立贇之意,因自指其頸以示使者曰:“自古豈有雕青天子?幸公無以我為疑。”旻喜,益信以為然。太原少尹李驤曰:“郭公舉兵犯 順,其勢不能為漢臣,必不為劉氏立後。”因勸旻以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