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十一 齊俗訓
文章分類:古代典籍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率性而行謂之道,得其天性謂之德。性失然後貴仁,道失然後貴義。是故仁義立而道德遷矣,禮樂飾則純樸散矣,是非形則百姓眩矣,珠玉尊則天下爭矣。
凡此四者,衰世之造也,末世之用也。
夫禮者,所以別尊卑,異貴賤;義者,所以合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際也。今世之為禮者,恭敬而忮;為義者,佈施而德。君臣以相非,骨肉以生 怨,則失禮義之本也。故構而多責。夫水積則生相食之魚,土積則生自冗之獸,禮義飾則生偽匿之本。夫吹灰而欲無瞇,涉水而欲無濡,不可得也。古者,民童蒙不 知東西,貌不羨乎情,而言不溢乎行。其衣致暖而無文,其兵戈銖而無刃,其歌樂而無轉,其哭哀而無聲。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無所施其美,亦不求得。
親戚不相毀譽,朋友不相怨德。及至禮義之生,貨財之貴,而詐偽萌興,非譽相紛,怨德並行。於是乃有曾參、孝己之美,而生盜蹠、莊蹻之邪。故有大路龍 旌,羽蓋垂緌,結駟連騎,則必有穿窬拊楗,抽箕逾備之奸;有詭文繁繡,弱緆羅紈,必有菅屩跐踦,短褐不完者。故高下之相傾也,短修之相形也,亦明矣。
夫蝦蟆為鶉,水蠆為蟌莣,皆生非其類,唯聖人知其化。夫胡人見磨,不知其可以為佈也;越人見毳,不知其可以為旃也。故不通於物者,難與言化。昔太公 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見。太公問周公曰:“何以治魯?”周公曰:“尊尊親親。”太公曰:“魯從此弱矣。”周公問太公曰:“何以治齊?”太公曰:“舉賢而上 功。”周公曰:“後世必有劫殺之君。”其後,齊日以大,至於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魯日以削,至三十二世而亡。故《易》曰:“履霜,堅冰至。”聖人之見 終始微言。故糟丘生乎象<木著>,炮烙生乎熱鬥。子路撜溺而受牛謝。孔子曰:“魯國必好救人於患。”子贛贖人,而不受金於府,孔子曰:“魯國 不復贖人矣。”子路受而勸德,子贛讓而止善。孔子之明,以小知大,以近知遠,通於論者也。
凡此四者,衰世之造也,末世之用也。
夫禮者,所以別尊卑,異貴賤;義者,所以合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際也。今世之為禮者,恭敬而忮;為義者,佈施而德。君臣以相非,骨肉以生 怨,則失禮義之本也。故構而多責。夫水積則生相食之魚,土積則生自冗之獸,禮義飾則生偽匿之本。夫吹灰而欲無瞇,涉水而欲無濡,不可得也。古者,民童蒙不 知東西,貌不羨乎情,而言不溢乎行。其衣致暖而無文,其兵戈銖而無刃,其歌樂而無轉,其哭哀而無聲。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無所施其美,亦不求得。
親戚不相毀譽,朋友不相怨德。及至禮義之生,貨財之貴,而詐偽萌興,非譽相紛,怨德並行。於是乃有曾參、孝己之美,而生盜蹠、莊蹻之邪。故有大路龍 旌,羽蓋垂緌,結駟連騎,則必有穿窬拊楗,抽箕逾備之奸;有詭文繁繡,弱緆羅紈,必有菅屩跐踦,短褐不完者。故高下之相傾也,短修之相形也,亦明矣。
夫蝦蟆為鶉,水蠆為蟌莣,皆生非其類,唯聖人知其化。夫胡人見磨,不知其可以為佈也;越人見毳,不知其可以為旃也。故不通於物者,難與言化。昔太公 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見。太公問周公曰:“何以治魯?”周公曰:“尊尊親親。”太公曰:“魯從此弱矣。”周公問太公曰:“何以治齊?”太公曰:“舉賢而上 功。”周公曰:“後世必有劫殺之君。”其後,齊日以大,至於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魯日以削,至三十二世而亡。故《易》曰:“履霜,堅冰至。”聖人之見 終始微言。故糟丘生乎象<木著>,炮烙生乎熱鬥。子路撜溺而受牛謝。孔子曰:“魯國必好救人於患。”子贛贖人,而不受金於府,孔子曰:“魯國 不復贖人矣。”子路受而勸德,子贛讓而止善。孔子之明,以小知大,以近知遠,通於論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