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當時已惘然——李義山《錦瑟》小品
文章分類:讀者投稿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有人說,讀這首詩,若是情種便可以從中痛感情愛,若是詩傢便可以從中深得詩心,如有不平者,可以牢騷而書之,若是不歸者,可以垂淚而吟之。可以說,每一個人,每一次吟誦,都無不被它惝恍迷離的意境所勾引,在一陣陣共鳴中,陷入那一段段對年華對情感永無邊際的思考。義山的這首《錦瑟》,是一種嘆為觀止的美,如天上的星辰投映在中國文學近一千二百年的長河裡,讓我們看到瞭,就在眼裡、在河底,若要觸摸,卻又似在夢裡、在天上,永遠是那麼的"可望而不可即".梁啟超在《飲冰室文集·中國韻文內所表現的情感》說:"義山的《錦瑟》、《 碧城》、《 聖女祠》等詩 講的什麼事 我理會不著。拆開來一句一句叫我解釋 ,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他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 ,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這種感受我是很贊賞也是很理解的。
在欣賞著這種朦朧的難以言說的美的同時,有詩心或好奇心的人都會產生一個想法,詩人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下的這首詩,又將寄托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於是從晚唐至清代乃至於今天,一千餘年來人們對這短短五十六字
在欣賞著這種朦朧的難以言說的美的同時,有詩心或好奇心的人都會產生一個想法,詩人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下的這首詩,又將寄托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於是從晚唐至清代乃至於今天,一千餘年來人們對這短短五十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