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詳生平細資料介紹,孔子門人,《論語》哲言
文章分類:歷史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孔子
姓名:名丘,字仲尼,後世尊稱為孔子
生卒:公元前551年~前479年
朝代:春秋
籍貫: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
評價:偉大的哲學傢、思想傢、教育傢,儒傢學派創始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傢、教育傢、儒傢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潛心致力於古文獻整理,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其思想以“仁”為核心,“仁”即“愛人”,倡導推行“仁政”,且應以“禮”為規范,“克己復禮為仁”;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註重“學”與“思”的結合,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其深遠。現存《論語》一書,記載有孔子與門人的問答,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姓名:名丘,字仲尼,後世尊稱為孔子
生卒:公元前551年~前479年
朝代:春秋
籍貫: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
評價:偉大的哲學傢、思想傢、教育傢,儒傢學派創始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傢、教育傢、儒傢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潛心致力於古文獻整理,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其思想以“仁”為核心,“仁”即“愛人”,倡導推行“仁政”,且應以“禮”為規范,“克己復禮為仁”;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註重“學”與“思”的結合,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其深遠。現存《論語》一書,記載有孔子與門人的問答,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