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靖難之役的原因經過,靖難之役歷史資料介紹
文章分類:歷史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靖難之役,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不久爆發的一場統治階級內部爭奪皇位的戰爭。明太祖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他死後,孫子建文帝即位。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嚴重威脅藩王利益,坐鎮北平的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1402年,朱棣攻破明朝京城南京,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第二年,改元永樂,改北平為北京。1421年,遷都北京,稱北京為京師,南京為留都。
建文元年1399)七月,當朱允炆準備削奪燕王時,燕王朱棣就公開反叛。五日,燕王聚集將士,誓師起兵,以“清君側”、“誅奸臣”為名,自稱“奉天靖難”。建文帝聞知朱棣在北平舉兵反叛,急命年過古稀的老將耿炳文為大將軍,帶領大軍30萬伐燕。從此揭開瞭明王朝歷史上長達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的序幕。1402年,靖難之役以燕王勝利而告終。
靖難解釋
靖難之役中,清君側,靖國難。“靖難”的意思:“靖”指平息,掃平,清除。“靖難”代表平定禍亂,平息戰亂,掃平奸臣的意思。
建文元年1399)七月,當朱允炆準備削奪燕王時,燕王朱棣就公開反叛。五日,燕王聚集將士,誓師起兵,以“清君側”、“誅奸臣”為名,自稱“奉天靖難”。建文帝聞知朱棣在北平舉兵反叛,急命年過古稀的老將耿炳文為大將軍,帶領大軍30萬伐燕。從此揭開瞭明王朝歷史上長達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的序幕。1402年,靖難之役以燕王勝利而告終。
靖難解釋
靖難之役中,清君側,靖國難。“靖難”的意思:“靖”指平息,掃平,清除。“靖難”代表平定禍亂,平息戰亂,掃平奸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