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的條件前提,鄭和下西洋所產生的歷史意義及影響
文章分類:歷史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鄭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鄭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動。鄭和下西洋時間之長、規模之大、范圍之廣都是空前的。它不僅在航海活動上達到瞭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而且對發展中國與亞洲各國傢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友好關系,做出瞭巨大的貢獻。
簡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宦官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拜訪瞭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傢和地區,加深瞭明王朝和南海今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系,史稱鄭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蘇州瀏傢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遠航瞭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世。明代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和明代雜劇《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一個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傢,如麥哲倫、哥倫佈、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也是唯一的東方人。他更早狄亞士57年遠赴非洲。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傢,最遠曾達非洲東部,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美洲和新西蘭。
簡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宦官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拜訪瞭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傢和地區,加深瞭明王朝和南海今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系,史稱鄭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蘇州瀏傢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遠航瞭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世。明代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和明代雜劇《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一個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傢,如麥哲倫、哥倫佈、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也是唯一的東方人。他更早狄亞士57年遠赴非洲。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傢,最遠曾達非洲東部,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美洲和新西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