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後的唐王朝:盛世餘暉與歷史變局
文章分類:歷史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明皇幸蜀圖
公元756年的盛夏,安祿山叛軍在幾乎未遇抵抗的狀態下開進不設防的長安城,一個寄予後人無限想象的盛世在酷暑中驟然崩塌。然而此時,鋒刃的反光卻使城南巍峨的秦嶺山谷中彌漫著逼人的寒意,叛軍開始大舉搜括藏身在這裡的朝臣。出於種種原因,相當一批官員沒有跟隨玄宗父子西去,而是選擇到南山暫避,畢竟這裡有他們熟悉的別業與寺院。對於那些達官貴人被俘時的淒慘與狼狽,史書沒有記載,卻唯獨以簡練的筆法勾勒出這樣一個場景:叛軍在山谷中發現一位名叫韋述的史官,他安靜地坐在那裡,懷裡抱著的不是金銀細軟,而是一部尚未完稿的《國史》——在這些沒有來得及最後厘定的卷子中,“安史之亂”前唐王朝六位帝王與一位皇後所統治的一個半世紀,歷歷俱在。
史官韋述抱《國史》而陷賊,以極富象征力的方式構成一種隱喻:一場突如其來的叛亂徹底終結瞭李唐王朝鼎盛時期的輝煌歷史。也許是由於“盛唐”的光環太過耀眼,這使得一般人印象中的後期唐帝國幾乎等同於孱弱與動蕩的代名詞。事實上,唐王朝在遭受重創後不但維持瞭144年的國祚,甚至幾度呈現“中興”之態,這在歷代大一統王朝中十分罕見。我們或許有必要在藩鎮割據、宦官專權與朋黨之爭以外,看看安史之亂後的唐王朝從廢墟中再次站立並重建新秩序的種種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