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話讀懂王陽明心學
文章分類:國學經典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心學創始以來,影響至巨,古今中外都有精辟見解。然而,對心學最精辟的論述,莫過於王陽明自己的“四句教”。
近代日本的強盛,始自明治維新。維新派中眾多重要人物,無不對我們中國明朝的大哲學傢王陽明先生頂禮膜拜。
陽明先生一生所創的心學,堪稱儒傢在歷史長河中的新發展。心學博大,理論紛紜,卻有一個獨到的核心表述:“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是為陽明四句教。
撇開陽明哲學的對與錯不論,這四句教在為人處世之上的教益,引人深思。
無善無惡性之體
陽明心學,關註的終極問題,還是人和人性的問題。四句教的第一句,“無善無惡性之體”,他認為人性這個“性之體”本來是無善無惡的。
近代日本的強盛,始自明治維新。維新派中眾多重要人物,無不對我們中國明朝的大哲學傢王陽明先生頂禮膜拜。
陽明先生一生所創的心學,堪稱儒傢在歷史長河中的新發展。心學博大,理論紛紜,卻有一個獨到的核心表述:“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是為陽明四句教。
撇開陽明哲學的對與錯不論,這四句教在為人處世之上的教益,引人深思。
無善無惡性之體
陽明心學,關註的終極問題,還是人和人性的問題。四句教的第一句,“無善無惡性之體”,他認為人性這個“性之體”本來是無善無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