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說,人有三個錯誤不能犯
文章分類:國學經典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人生在世,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事或許可以死磕,有些事,卻要量力而為。
“自知者明”,典出《道德經》,很多道理,說著容易,做到卻很難,人非聖賢,連李世民都需要魏征這面鏡子才能做到自知。
雖然一個人做不到完全的自知,但卻應有基本的自知。南懷瑾說,人有三個基本錯誤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對於不能勝任之事,如果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知,是可能釀成大禍的。
第一錯:德薄而位尊
“修養淺薄卻身居高位”,“德薄”,不一定是缺德。也可能他個人修養不錯——溫良恭儉讓樣樣俱全,隻是缺乏與職位所匹配的品質。
比如王安石當上宰相後施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稱“王安石變法”。名義上為瞭“富國”,卻都是用國傢機器強行幹預經濟,最終演變成巧立名目的變相征稅,特權階級以國傢名義與民爭利……
“自知者明”,典出《道德經》,很多道理,說著容易,做到卻很難,人非聖賢,連李世民都需要魏征這面鏡子才能做到自知。
雖然一個人做不到完全的自知,但卻應有基本的自知。南懷瑾說,人有三個基本錯誤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對於不能勝任之事,如果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知,是可能釀成大禍的。
第一錯:德薄而位尊
“修養淺薄卻身居高位”,“德薄”,不一定是缺德。也可能他個人修養不錯——溫良恭儉讓樣樣俱全,隻是缺乏與職位所匹配的品質。
比如王安石當上宰相後施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稱“王安石變法”。名義上為瞭“富國”,卻都是用國傢機器強行幹預經濟,最終演變成巧立名目的變相征稅,特權階級以國傢名義與民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