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真的是大忽悠嗎?
文章分類:國學經典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中國近代大學者對莊子的研究,出現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便是持批判態度者特別多,很多人語氣甚至很激烈。多虧莊爺已經不在瞭,不然還不梗著他那餓得像幹柴火似的脖子,和這些人跳腳對罵起來。
在今天看來,這些批判帶有明顯的時代色彩和政治色彩,其實是“超越時代”的——此處絕非褒義,而是說歷來讀《莊子》的人,最容易產生的就是這些誤解,無非在不同的時代條件下,說法上有些變化。而這些近代學者的批判,所具有的強烈時代與政治色彩,恰好可以讓我們看得更清楚。
這些人對莊子的批判,幾乎集中於共同的一點,後面詳說。並且都用瞭同一個形容詞——滑頭主義。莊爺在這些人心中,基本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忽悠、老滑頭。這雖然是罵人的話,但想想莊爺那副嬉笑怒罵隨性而為的樣子,倒也貼切——多麼可愛的一個小老頭啊!
這些人中的“帶頭大哥”,郭沫若算一個。他對莊子的批判,落在一句話上:“兩千多年來的滑頭主義哲學,封建地主階級的無上法寶,事實上卻是莊老夫子這一派培植出來的。”這個意見,源於莊子的相對主義——“道是萬變無常的,物也不斷地流離轉徙;是的忽然變而為非,非的忽然變而為是;剛開始分潰已有新的合成,剛開始合成已有新的分潰;固執著相對的是非以為是非,那是非永沒有定準。你說我所是的為非,我說你所非的為是,到底誰是誰非?”這樣一來,莊子的處世哲學,“結果是一套滑頭主義,隨便到底”,表現便是極端厭世,認為“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因此“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既然禮樂仁義為大盜權勢者)所盜,便避開那些大盜。郭沫若認為莊子及其弟子都是絕頂聰明的人,這話恐怕還有後半句沒有說出來,過於聰明的人往往容易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