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人的制度夢魘:體制惰性導致帝國的潰敗
文章分類:國學經典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任何一個王朝設官分職,都不是為瞭養人,反過來,養人是為瞭做事。在舊式的帝制結構中,官僚體系原本是王朝的支柱,但這個體系卻有自己運行的軌跡和性格,隻要按自己的邏輯走下去,就會慢慢從支柱變成蛀蟲和贅疣。
紫禁城
本文摘自《帝國的潰敗》,作者:張鳴,東方出版社
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亂治交替,周期興廢。每個王朝,無論君主賢與不肖,大抵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用黃炎培的話來說,誰也走不出這個周期律,道理何在呢?
自秦漢之後,中國就是一個官僚帝國。封建制自打春秋時期結束,就隻有短期和局部的復辟,不再有整體的存在。這樣的帝國,無論大一統還是南北分治,或者多國共存,每個政權都是官僚型的帝制。帝王與官僚共天下朕與二千石共治天下),皇帝借助官僚治理國傢,成為制度的本質屬性。所以,皇帝和官僚體系是這個制度的兩個最核心要素。皇帝的統治能力和官僚機器,以及制度的有效性,一般來說,是帝國興衰的關鍵。
皇帝的胡來,可以導致帝國的潰敗;同樣,官僚機器和制度的嚴重不合理,也可以有類似的效果。二世而亡的王朝,比如秦與隋,是皇帝折騰的結果;而西晉的速潰,則主要是制度設置的問題。另外,明代類似的制度問題也導致瞭動蕩和王權的更迭,隻是因為發生在朱氏傢族內部,人們不將它算作是一個王朝的覆滅。兩者比較起來,官僚機器的分量其實更大。一般來說,隻要皇帝不特別的瞎折騰,王朝就不會突然崩解。而官僚機器如果整體廢弛,則王朝一天都活不下去。當然,官僚機器整體罷工,發生的概率不大,這個機器主要的問題是老化。
紫禁城
本文摘自《帝國的潰敗》,作者:張鳴,東方出版社
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亂治交替,周期興廢。每個王朝,無論君主賢與不肖,大抵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用黃炎培的話來說,誰也走不出這個周期律,道理何在呢?
自秦漢之後,中國就是一個官僚帝國。封建制自打春秋時期結束,就隻有短期和局部的復辟,不再有整體的存在。這樣的帝國,無論大一統還是南北分治,或者多國共存,每個政權都是官僚型的帝制。帝王與官僚共天下朕與二千石共治天下),皇帝借助官僚治理國傢,成為制度的本質屬性。所以,皇帝和官僚體系是這個制度的兩個最核心要素。皇帝的統治能力和官僚機器,以及制度的有效性,一般來說,是帝國興衰的關鍵。
皇帝的胡來,可以導致帝國的潰敗;同樣,官僚機器和制度的嚴重不合理,也可以有類似的效果。二世而亡的王朝,比如秦與隋,是皇帝折騰的結果;而西晉的速潰,則主要是制度設置的問題。另外,明代類似的制度問題也導致瞭動蕩和王權的更迭,隻是因為發生在朱氏傢族內部,人們不將它算作是一個王朝的覆滅。兩者比較起來,官僚機器的分量其實更大。一般來說,隻要皇帝不特別的瞎折騰,王朝就不會突然崩解。而官僚機器如果整體廢弛,則王朝一天都活不下去。當然,官僚機器整體罷工,發生的概率不大,這個機器主要的問題是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