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取涪關楊高授首 攻雒城黃魏爭功
文章分類:古代小說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卻說張昭獻計曰:“且休要動兵。若一興師,曹操必復至。不如修書二封:一封與劉璋,言劉備結連東吳,共取西川,使劉璋心疑而攻劉備;一封與張魯,教進兵向荊州來,著劉備首尾不能救應。我然後起兵取之,事可諧矣。”權從之,即發使二處去訖。
且說玄德在葭萌關日久,甚得民心。忽接得孔明文書,知孫夫人已回東吳。又聞曹操興兵犯 濡須,乃與龐統議曰:“曹操擊孫權,操勝必將取荊州,權勝亦必取 荊州矣。為之奈何?”龐統曰:“主公勿憂。有孔明在彼,料想東吳不敢犯 荊州。主公可馳書去劉璋處。隻推曹操攻擊孫權,權求救於荊州。吾與孫權唇齒之邦,不 容不相援。張魯自守之賊,決不敢來犯 界。吾今欲勒兵回荊州,與孫權會同破曹操,奈兵少糧缺。望推同宗之誼,速發精兵三、四萬,行糧十萬斛相助。請勿有誤。 若得軍馬錢糧,卻另作商議。”
玄德從之,遣人往成都。來到關前,楊懷、高沛聞知此事,遂教高沛守關,楊懷同使者入成都,見劉璋呈上書信。劉璋看畢,問楊懷為何亦同來。楊懷曰:“專 為此書而來。劉備自從入川,廣佈恩德,以收民心,其意甚是不善。今求軍馬錢糧,切不可與。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劉璋曰:“吾與玄德有兄弟之情,豈可 不助?”一人出曰:“劉備梟雄,久留於蜀而不遣,是縱虎入室矣。今更助之軍馬錢糧,何異與虎添翼乎?”眾視其人,乃零陵烝陽人,姓劉,名巴,字子初。劉璋 聞劉巴之言,猶豫未決。黃權又復苦諫。璋乃量撥老弱軍四千,米一萬斛,發書遣使報玄德。仍令楊懷、高沛緊守關隘。劉璋使者到葭萌關見玄德,呈上回書。玄德 大怒曰:“吾為汝禦敵,費力勞心。汝今積財吝賞,何以使士卒效命乎?”遂扯毀回書,大罵而起。使者逃回成都。龐統曰:“主公隻以仁義為重,今日毀書發怒, 前情盡棄矣。”玄德曰:“如此,當若何?”龐統曰:“某有三條計策,請主公自擇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