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傑生平簡介及初唐四傑主要詩歌作品代表作
文章分類:古詩詞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初唐四傑指的是王勃、駱賓王、楊炯、盧照鄰。
王 勃 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碩儒王通之孫。14歲應舉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賢聞其名,召為王府修撰,因戲作《檄英王雞》文,被高宗逐出王府。任虢州參軍時,因擅殺官奴,犯 死罪。遇赦後,渡海省親,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才華出眾,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作詩能突破當時文壇的宮體詩束縛,風格較為清新明朗。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掃前人送別傷離的低沉格調,歷來為人們傳誦。亦長於駢文,代表作《滕王閣序》,在唐代就已傢喻戶曉。學術著作亦豐,除《黃帝八十一難經序》、《平臺秘略論贊》等篇被收入《文苑英華》外,餘皆散佚。
楊 炯 650--693?)華陰今陜西華陰)人。10歲舉神童,27歲授校書郎。武後時為婺州盈川令,世稱楊盈川。作詩擅長五律,敘寫邊塞生活的詩作尤為突出,如《戰城南》、《從軍行》等篇都氣勢軒昂、風格豪健。其他題材的卻未能盡脫綺艷文風。散文多賦、序、表、志等,今存50篇。在所作《王勃集序》中,對王勃改革當時淫風的理論和實踐,給予瞭較高評價。“四傑”中,他的詩數量最少,成就也略小些。
王 勃 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碩儒王通之孫。14歲應舉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賢聞其名,召為王府修撰,因戲作《檄英王雞》文,被高宗逐出王府。任虢州參軍時,因擅殺官奴,犯 死罪。遇赦後,渡海省親,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才華出眾,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作詩能突破當時文壇的宮體詩束縛,風格較為清新明朗。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掃前人送別傷離的低沉格調,歷來為人們傳誦。亦長於駢文,代表作《滕王閣序》,在唐代就已傢喻戶曉。學術著作亦豐,除《黃帝八十一難經序》、《平臺秘略論贊》等篇被收入《文苑英華》外,餘皆散佚。
楊 炯 650--693?)華陰今陜西華陰)人。10歲舉神童,27歲授校書郎。武後時為婺州盈川令,世稱楊盈川。作詩擅長五律,敘寫邊塞生活的詩作尤為突出,如《戰城南》、《從軍行》等篇都氣勢軒昂、風格豪健。其他題材的卻未能盡脫綺艷文風。散文多賦、序、表、志等,今存50篇。在所作《王勃集序》中,對王勃改革當時淫風的理論和實踐,給予瞭較高評價。“四傑”中,他的詩數量最少,成就也略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