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美”食:花枝招展的熱鬧
文章分類:國學經典
你也會想看的: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宋朝飲食有個最大特色就是熱鬧。不管食物多麼普通,都要把它裝飾得五光十色、花枝招展的那種熱鬧。
舉個例子說,一個宋朝媳婦蒸瞭一鍋饅頭,要給公婆端過去。這要是元朝,直接端過去就行瞭,宋朝媳婦卻不這樣。饅頭一出鍋,她必須找一紅漆木盤,把給公婆的饅頭擺到木盤裡,擺成金字塔形狀,在最上面那個饅頭上插一朵花,或者一根青枝綠葉的樹枝,然後才能端過去。假如到瞭寒冬臘月,沒有花,也沒有樹枝,就會用皂角汁畫一朵花、一根樹枝在上面。假如不會畫呢?最起碼也要找出一顆通紅通紅的大棗,摁到饅頭尖兒上,總之必須給饅頭稍微打扮一下。
再舉個例子說,一個宋朝小販挑著擔子上街賣湯圓,擔子前頭挑著湯圓,擔子後頭挑著爐灶,他的扁擔上插著梅花,爐灶上罩著荷葉。您給他一把銅錢,讓他煮一碗湯圓出來,他雙手給您端上。您一瞧,碗裡除瞭湯圓,還漂著幾粒櫻桃,湯圓是白的,櫻桃是紅的,紅白分明,用熱氣一襯,說不出的好看。您把湯圓吃完,把湯喝幹,把櫻桃捏到嘴裡,把碗遞給小販,咦,碗上還刻著王摩詰的山水畫呢!